伊水 发表于 2013-5-23 12:40:39

伊水随堂听课:高手老师提问遇到另类学生奇答

伊水随堂听课:高手老师提问遇到另类学生奇答    5月中旬,我到初二某个班听了一节生物常态课。生物女老师也是该校有名的生化专家。化学水平一流,在所考取的高中学生中,她的化学成绩皆为优秀。但是她也带几节生物课。   那天她上的是关于健康的课题。她说:“一个人的健康主要包括三方面: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情绪(好心情)。”她首先阐述了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实例,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。但她提问书中的的脑瘫女孩却用一个手指敲出10万字的自传时,她却提出这样的问题:“假如这件事落在我们学生身上时,你该怎么办?”学生没有举手回答,她提了两个男生,但是孩子的回答却是这样的脆弱:如果发生在我的身上,我就选择死亡。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她的毅力坚强而叹为观止。老师又加以疏导,但是效果不够完美。老师又往下提问:“当你有好的心情的时候,你最喜欢做什么?”她提问一位姓魏的趴在桌子上的男士。他说:“心情好的时候最喜欢睡觉。”老师感到很奇怪,又委婉地说:“难道没有其他的兴趣吗?”他说:“老师你再问我,我就无奈了。”如果第三次再问那很可能就是“无语”了。后来我也在思考,为什么这样优秀的教师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回答呢?正如该校张亚洲先生在听特级教师报告时回来所说:“好的教师不仅上好课,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密码。”如果她的教案提问让我来修改。我是这样思考的:看了这个脑瘫的女孩却能用有限的生命依靠一根脆弱的手指敲出10万字的自传,大家对她有何评价?(大家议论纷纷,毅力坚强。)在中国有一位大姐姐也是残疾,她获得哲学硕士学位是谁?(张海迪)。在外国也有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在轮椅上工作的?(霍金),大家思考:既然残疾人都能够坚强地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,那么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健康的人还有什么困难阻碍我们的呢?因为孩子最怕说他是脑残的。更不要说脑瘫了。而且这种假设从语言交际学的角度分析,也不令人满意。因为别人都不喜欢假设性的灾难,这也是人性的脆弱性。第二个例子(略) 说明:本文是向教育、管理工作者揭开当今孩子的内心密码,便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教育管理好我们的孩子。欢迎交流。。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伊水教研札记之思考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013-5-22 21:20

罗曼斯琴行 发表于 2013-5-23 12:58:15

反思、借鉴就是通往成功的阶梯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
灰儿 发表于 2013-5-23 14:04:23

确实如此,教师换个角度引导会更好些

男人的情怀 发表于 2013-5-23 21:24:19

高手,绝对高手,今天真领教了,向你学习,伊水。

男人的情怀 发表于 2013-5-23 21:31:34

伊水的设计高就高在从正常人的心理承受力,特别是中国人的这种心理现象来解剖。备课不仅要背课本,还要背学生。说到背学生,应该包括几方面内容,既要考虑学生知识面不同层次及接受能力的大小的,也要背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,既所谓的“心灵密码”。

私地吻 发表于 2013-5-24 09:04:27

伊水不愧教育大师,暴露,批评,怒骂,拍案,你说斗士,你是英雄。

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3-5-25 16:44:38

身残志坚者寥寥,体健而碌碌无为者芸芸,毕竟站在金字塔塔尖上的,只能是极少数的几个人。我们可以有激情,但不一定能点燃所有人。有不说,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那是他没碰上。{:131:}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伊水随堂听课:高手老师提问遇到另类学生奇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