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
发表于 2013-8-29 19:35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本帖最后由 寒山拾得 于 2013-8-29 19:36 编辑

      教育部从2008年搞《开学第一课》,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了,每年的主题都很宏大,今年的主题是“乘着梦想的翅膀”,仍是对主旋律的应和。今年冒出一只出头鸟,童话大王郑渊洁近日发微博,针对幼女屡遭性侵的严酷现实,向教育部提议利用《开学第一课》对全国小学生进行防老师对女学生性侵教育。相关部门对此建议的回复是,节目内容已定,来不及采纳这个建议了。不过,开学第一课是否要给孩子讲防性侵这个话题,却引起广泛讨论。
      粗略地看了看相关评论,中国道学家们大谈理想、道德、爱国、科学、感恩,在我看来全是扯淡。说什么开学就讲性侵,会吓着孩子,分明是居心不良。看一下英国的“小学生守则”,也是十条:1.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;2.背心、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;3.生命第一,财产第二;4.小秘密要告诉妈妈;5.不喝陌生人的饮料,不吃陌生人的糖果;6.不与陌生人说话;7.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,破坏家具;8.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;9.不保守坏人的秘密;10.坏人可以骗。
      人家是把个体生命的安全、利益与尊严放在第一位的,所以安全问题年年讲,月月讲,天天讲,时时讲,至高无上。只有每个生命得到充分尊重,他们才会反过来对这个祖国有高度的认同,才会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祖国,并捍卫祖国的利益。
      我们则反之,手握重权者一边让全民爱国,奉献,无私,一边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,为美元服务,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巧取豪夺百姓的血汗,然后就是花天酒地,骄奢淫逸。身边女公务员睡腻了,就找小姐,包情人,老的看不上眼了,就盯上了大学生,高中生,初中生,小学生,相关的例子我不屑于去举,想看,自己搜一下吧。上梁不正底梁歪,上行则下效,政风坏了,纲纪败了,民风毁了,民心散了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靠庙吃小鬼,企业老总睡小秘,校长就睡女教师,村支书睡妇女主任,打工仔只好找野鸡了。剩下的是普通的老师,他们一没钱,二没权,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晃了眼,动了心,当然就有人动起学生的念头。统计起来看,跟当官包N奶的数量一比,牛之一毛都不到,但社会影响极坏,以至郑大作家要提议专题谈防老师性侵了。
      在我看来,老师性侵也罢,官员、富豪性侵也罢,这类案例大多发生在经济落后地区,尤以留守女童为多。中国民众没有迁徙的自由,父母外出打工,孩子还得留在原籍,或住校,或由祖辈照看,疏于管理,最易出事。中国贫富悬殊,为求活命,国人最擅加班,难以顾及跟孩子交流沟通,或不知如何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,直至酿成大祸,悔之晚矣。
      关于郑作家的提议,我有一些看法,防性侵教育的受教者既包括全体女生,她们是传统意义上性侵的受害者;也包括全体男生,别忘了还有女色狼;更包括全体家长,他们是监护人,是防性侵的第一把保护伞。不管男生女生,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,背心、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,照搬英国人的法则了。老师要经常讲,家长更要反复讲。
      遇事不怕事,防狼有方法,别让孩子只当弱者。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,教师不得随便碰学生隐私的位置,否则一经举报,即予重罚。家长要反复练习,让孩子用大声警告、呼救等方法,来应对性侵的初始动作,把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。家长更应关注孩子回家后细微的表情变化,及时与孩子沟通,发现问题及时举报,不要顾及面子,忍气吞声,其实不吱声会让恶人更猖獗。
      多学学英国的小学生守则,把所有亲人之外的人当坏人看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正如西方的法律,对官员首先做有罪认定,先假设你会犯罪,然后想一切方法,来阻止你犯罪。我们仍是相反,不知多少领导,一上台就成麦霸,一开讲就滔滔不绝,满口公平正义,一腔报国热情,浩然之气感天动地。忽一日锒铛入狱,又是情妇若干,又是赃款几何,又是欺行霸市,又是恶贯满盈。让你不得不佩服,中国官场真出名角,什么金鸡,什么百花,什么奥斯卡,论演技,葛优、本山都奥特了。所以贼眉鼠眼的人要防,衣冠楚楚的人也要防,明讹硬赖的要防,花言巧语的更要防。英国版守则记牢了,自己的底线守住了,管他谁谁谁,我自应对裕如。
      今日中国道德失范,人伦沦丧,根子在哪里,我不想多说。我向来主张严刑峻法,性侵未成年者或死罪,或终身监禁不得假释,或阉割去势。性侵成年人,仍应重判。把官员关进笼子里,把他们的生活直播,别让他们有包N奶的机会。适当放开色情业,让穷人中无性活动者有个释放的地方。从制度建设着手,放开迁徙权,让孩子跟着父母。多开设父母学校,让他们懂得如何关注孩子健康成长。
      别忘了说老师,也得从制度入手,单独约见异性学生,需要在学校指定的场所,必须有监控设施。没有监控设施,就到室外,在众人可以看到的开放处谈话。
      凡事最怕“认真”二字,真心想管好性侵问题,方法总比困难多。中国要管的事太多,就是想真心办事的人太少,不对,是想真心办事的官太少。别尸位素餐了,防止有一天天堂也会失火的!
全部评论1
寒山拾得 发表于 2013-8-29 19:44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家郑渊洁建议开学第一课教孩子防性侵
      新学期将来临,第一课给孩子们讲什么呢?近日,童话大王、著名作家郑渊洁在微博中表示,近年来教师对小学生性侵案件层出不穷,建议由教育部和央视合办的“开学第一课”对全国小学生进行防性侵教育。对此,相关部门回复,节目内容已经确定,来不及采纳这个建议了。不过,开学第一课是否要给孩子讲防性侵这个话题,却引起广泛讨论。在记者调查中,大部分年轻家长表示支持。但北京市政协委员万建中认为,第一课就讲“防狼”,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。
事件
郑渊洁建议第一课讲防性侵
      近日,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中建议,2013年9月,由教育部和央视合办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应对全国小学生进行防性侵教育,一节课就够。这既能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,也是对教师负责。
      郑渊洁同时在微博上征集网友意见,短短两三天时间,万余网友对第一课讲防性侵表示支持。有网友认为,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,应该加急处理。不过,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组回应,“今年来不及采纳这个建议了”。记者了解到,今年第一课节目主题已确定为“乘着梦想的翅膀”,聚焦平凡人的“中国梦”。虽然建议没有被采纳,但郑渊洁表示,2011年9月1日他在参加北京史家小学开学典礼时,对小学生进行了防性侵教育,效果很好。今年开学,他本人还将面对面给北京的小学生上防性侵课。
 家长
防性侵确实是重要一课
      昨天,记者对不同年龄段的十位家长进行了随机调查,其中九位70后和80后家长支持第一课给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,一位60后家长不赞成。
      70后家长吴女士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,她表示,第一课讲防性侵非常有必要,她本人在生活中就经常告诉女儿,怎样辨别“坏人”,身上的哪些地方是不能让别人碰的。吴女士还特意为孩子买了“教材”,就是几本美国人绘制的漫画书,书名就叫“不能摸我”、“不能亲我”和“不能抱我”,图文并茂,孩子非常容易记忆和接受。
      80后家长王女士表示,在第一课给孩子讲防性侵时,必须要提醒孩子对于“熟人”的警惕。“现在新闻曝光的一些事件,教师和邻居等孩子熟悉的人占了多数。”王女士强调,要告诉孩子怎样安全、聪明地反抗,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。还有一旦遭遇性侵,或遇到一些可疑行为,一定要告诉父母,让家长去处理。
      60后家长王萌并不赞成开学第一课就给孩子讲防性侵犯。“这是一节很敏感的课,必须要注意方式。”王萌说,多年以来,学校里的生理卫生课就一直是遮遮掩掩的,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使然。她觉得进行防性侵教育,老师必须与家长进行沟通,找到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方式,循序渐进。“不能一下子把这个问题抛到孩子面前。”
老师
小男孩也要有安全意识
      在北京一所小学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李玉梅老师向记者表示,如果学校开学第一课给孩子讲防性侵,说明学校已经认识到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性。但仅仅学校教育是不够的,家长也要与孩子多沟通,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,及时发现问题。
      另外李玉梅表示,对于已经发生的性侵事件,对于嫌疑人一定要从严从重惩治。“让社会上极少数害群之马付出沉重的代价。”
      丰台一所重点小学的德育主任李老师表示,在开学第一课,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安排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。“经过一个假期,孩子可能会对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淡忘了。”李老师说,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,可能就会涉及到防性侵的内容。“不光是女生,男生也要学习。在最近一起案例里,受侵害的就是男孩子。”李老师认为,一些孩子由于年龄小可能并不理解,老师就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。“不管男生女生,身上哪些地方不可以被人摸,特别是异性。如果被人摸了,就赶紧告诉老师和家长。”
专家
要改善孩子生活教育环境
      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表示,面对校园性侵害事件,父母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,一些学校和机构也纷纷行动起来,行动的目标是教孩子如何“防狼”,期望孩子学到这些方法之后,就能够抵御教师或者其他成人的性侵。然而胡萍认为,这样的做法和认知让人们陷入了一个误区,这个误区就是大人只将孩子作为了行动的一个点,而孩子的教育环境和生存环境却并没有改变。
      胡萍认为,保护孩子不受到性侵是父母的职责,父母不能够让孩子自己来承担这个职责。最需要改善的环境是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,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中,应该包括:尊重、信任、保护等,让孩子愿意与父母交流。只有孩子把事情告诉父母,孩子才能够真正得到保护。
志愿者
请假赴农村为孩子讲课
      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孙女士,日前发起成立了京城首个以女童保护为宗旨的公益组织。昨天,孙女士对记者表示,她目前正在组织“开学第一课教孩子防性侵”活动,已有数十名志愿者报名参与,主要也是一些从事媒体工作的女性。
      根据计划,志愿者们已经准备了相应教案和宣传材料。9月初,孙女士将向单位请假,和志愿者们一起赶赴云南、湖北等地,为当地农村学生进行防性侵宣传教育。“也许我们到达时已经开学,但这一课一定要给他们补上。”孙女士告诉记者,根据调查,未成年人遭遇性侵事件多发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,女童多于男童。针对这一特点,志愿者们把第一课的授课地点选在了偏远地区,也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。
      孙女士表示,因为志愿者们本身都有工作,此次授课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,不能肯定一定会给孩子产生多大影响,但希望此举能够唤起当地政府部门和家长的重视,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保护。
委员
第一课要依教学计划
      市政协委员、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、博士生导师万建中表示,开学第一课给孩子讲什么,不一定要依据社会上近期哪些问题多,就讲什么。社会上有很多问题,都要在第一课给孩子讲吗?“比如法律问题,环境问题,第一课要不要给孩子普及这些知识呢?那样每一学期的第一课都会发生变化,没有一个教学的延续性了。”
      万建中认为,第一课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来上课。经过了一个假期,第一课往往是给孩子“收心”的课,这一课应该是整个学期的一部分。如果第一课就给孩子讲预防性侵犯,其实未必会收到预想的效果。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恐怖感,我们的社会怎么了,性侵犯已经这么严重了吗?孩子们会产生心理负担。
万建中表示,其实新闻中所报道的孩子遭到性侵犯的事件还是极少数的,并不具有普遍性。当然,这方面教育还是很重要,只是不一定非要放在开学第一课,可以在平时的社会道德教育课上安排相关内容。
 ■他山之石
美国防性侵教育延续到18岁
      在美国,为了避免孩子遭遇强暴和性骚扰,从孩子幼年时就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。幼年教育有两个阶段,学校教育有四个阶段。也就是说,从出生到18岁,孩子在六个阶段要接受防止强暴和性骚扰的教育。
      在英国,有一个“儿童十大宣言”非常流行。一、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。二、背心、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。三、生命第一,财产第二。四、小秘密要告诉妈妈。五、不喝陌生人的饮料,不吃陌生人的糖果。六、不与陌生人说话。七、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,破坏家具。八、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。九、不保守坏人的秘密。十、坏人可以骗。
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王歧丰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我爱大泗洪 ( 苏ICP备2023057549号-1|苏公网安备32132402000627号 )

GMT+8, 2025-5-5 22:02 , Processed in 0.155561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Cpoyright © 2001-2025 Discuz! Team